在位于上海临港的上海南港码头,新出厂的汽车等待装船转运。(新华社)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举措,是中央赋予长三角的重大历史使命,长三角三省一市深感责无旁贷。
长江被喻为是一条“龙”,上海被比作“龙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龙头”的上海以开放创新之姿,以“五个新城”建设为抓手,破解城市发展空间局限之困局,开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之新局,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大局。
关键一招,别开生面,上海“五个新城”建设塑造出上海未来之城美好图景。
立足香港,关注上海之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而集思广益致力于大湾区建设,亦有参照之价值意义。
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2021年1月,“五个新城”被首次写入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上海明确将以五个新城建设为发力点,优化市域空间格局。
2021年10月15日上午,上海奉贤新城新华医院施工现场,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五个新城”重大民生工程集中开工启动仪式。该次重大民生工程集中开工19个项目,总投资约215亿元人民币,重点聚焦医疗、教育、保障房、交通、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
“五个新城”建设热潮扑面而来的背后,是上海因应新发展格局作出的战略部署:2021年3月,一系列实施意见和方案密集发布,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将新城建设成为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
“独立”“综合”“节点”,可以看出,未来的新城将自成一体,不是郊区新城,不是城市副中心,也不是卫星城,应该分别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形成经济发展新高地
“五个新城”引发热议的同时,也折射出上海发展的现实“困窘”。上海市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汪胜洋坦言,长期以来,上海郊区的潜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发挥,郊区的发展落后于江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分析,上海当前面临着发展空间的局限,上海提出建设“五大新城”“五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就是要形成对于人口、土地和产业发展空间的突破,在创新、总部、数字经济等领域进一步形成经济发展的高地。
“核心功能过度集聚、中心区域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外围地区发展不足依然是上海面临的发展困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张尚武表示,“五大新城”建设将破解上海郊区发展活力不足的难题,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结构。当前国家提出要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同时反对“一城独大”的发展模式,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此来看,“五个新城”的建设正是上海承担国家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上海作为超大城市,通过空间布局的优化重塑,推动要素资源的科学分布和高效组合,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畅通经济循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链接长三角 推动一体化
“五个新城”建设的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不断推进。2018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是中央要求,也是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使命所在。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将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五个新城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布局中,五个新城“节点”位置凸显。“摊开地图不难发现,五大新城犹如一条丝带,将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地区连接起来,是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张尚武形象解读,上海不仅是一个超大城市,还是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因此五个新城的建设除了优化市域空间结构,还承担着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重大使命。
基于区位因素 发掘各自潜力
“以奉贤新城为例,它面向的是整个杭州湾,而这里对上海来说是颇具潜力的地带,但一直没有被很好地发掘。”张尚武称,虽然“五大新城”区位上各自承担了不同的链接作用,但功能各有不同,“坐拥临港新片区的南汇新城就是对外开放的载体。”
张尚武详解,松江新城在整个长三角战略里比较强调科创走廊,面向太湖且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青浦则注重绿色生态;而嘉昆太地区制造业的高衔接度让嘉定在区域合作上颇具优势。纵观“五大新城”的规划,正是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探索方向,描绘了一幅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发展蓝图。
长三角九地市 共建G60科创走廊
在上海松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堪称“长三角一体化样板间”。2018年夏天,来自上海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九地不同政府职能部门的28名青年精英,汇聚到了一间办公室里,开启面对面的办公模式,九地市合作大幕就此拉开。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张尚武看来,起源于松江,联动九地市的G60科创走廊宛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区域协同带来的巨大发展动力也已初步彰显。
,,百家乐玩法(www.BJL88.vip)是线上直营的澳门百家乐官方网站。澳门百家乐官网开放澳门百家乐网址:百家乐代理网址、百家乐会员网址,并提供百家乐平台代理开户、百家乐平台会员注册、线上百家乐充值、线上百家乐提现、线上百家乐投注、线上百家乐电话投注等业务。
“自九城共建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深化分工合作、强化协同创新、凝聚各方合力,高质量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据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宣传组组长李丽介绍,截至2022年底,九城市GDP总量占全国比重从1/16上升至1/1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从1/15上升至1/12,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比重从1/12上升至1/8,进出口总额接近全国1/8。
助推区域发展 港北都可借鉴
在上海大力推进“五大新城”建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同时,香港也正谋划着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这两个策略增长区,以期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同为拓展城市市域空间与功能,在张尚武看来,香港北部都会区等或同上海“五个新城”一样,成为城市新发展阶段的突破口,亦是助推区域融合的战略要地。
对此,上海市政协港区委员、上海香港联会会长、湾区资本有限公司主席陈浩华也深有感触。“说起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最大的困难,还是制度的差异化,但这方面以深圳前海为例,已经有所尝试,香港北部都会区也可在一些领域先行先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有借鉴之处。”
在陈浩华看来,可以尝试从顶层设计入手,在区内成立跨区域政府管理和协调制度及相关常设机构,“重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服务业、金融等难点痛点进行制度创新,试行跨境政策。”
上海市香港商会会长,800飞翱控股集团主席及行政总裁黄有权表示,上海在新城规划和建设中着力打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舒适空间,这与香港在打造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时追求的“宜居、宜业、宜游”目标比较接近。“从上海的新城规划建设来看,香港在打造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时亦应将相应配套文化娱乐设施考虑周全,好好投资基建设施包括公共运输系统。”
上海“五大新城”的“十四五”规划
南汇新城
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核心承载区,初步建成“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
奉贤新城
打造成为环杭州湾发展廊道上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独特生态禀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嘉定新城
发挥沪宁发展轴上的枢纽节点作用,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
青浦新城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国家战略优势打造上海大都市圈的门户城市、一体化示范区的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枢纽城市。
松江新城
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上海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
五大新城建设 赋能长三角一体化
产业赋能
持续推动嘉定国际汽车智慧城、青浦长三角软信产业园、松江G60科创走廊、奉贤东方美谷、南汇临港产业区。
交通赋能
确立新城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提升新城对外通达和与门户枢纽、新城间的快速联系。
公共服务和文化赋能
五个新城的5所市级综合型医院中4所已开工建设,加快建设上中东校高中部、临港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大项目。
城市空间品质赋能
依托五个新城总体城市设计,突出交通骨架与城市空间融合。构建开放空间网络,推动绿环主要水系两侧公共空间贯通串联。
评论列表 (0条)